顯示具有 Eurythmy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Eurythmy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6月20日 星期五

Roger McGough - The Leader - Eurythmy performance

Barbara Schneider Serio,台灣的心詩老師也在場

在人智學的道路上我們家遇上 Eurythmy & Lyre

走進華德福教育的大門,表面上好像是為著兒子的教養而追尋一個友善環境,但是當我們一家子栽進來人智學的大花園中,經歷讚嘆,感動,錯愕 ,反思,滋養,享受,等等冷熱酸苦過程裡,讓我們這個家庭安定滿足的落腳在這一個花園中,至今,七年過去,一眼望去,還有好大的一片花園勝境,我們未走到過,各種奇花異草,千萬姿態,說不出來有多麼地奇幻唯美!這是一處人間天堂,讓我們的家人與各自的靈魂得到平安照護。
在人智學的路上,有兩個元素深深感動著我們家庭,一是Eurythmy,一是Lyre,借用Eurythmy賴心詩老師的話語:優律思美(Eurythmy)是人智學社群的中心,因為她是史代納博士,在人智學中一切發展的全部精隨,也被我們喻為人智學的女兒,這樣的一個藝術是被每個社群所需要的,讓每個對人智學中的所發展的領域,能有地方去實踐。
優律思美蘊含了人智學的一切,也是個極特殊的藝術,提供了讓人能從做中、舞動中去體驗真象、事實。這樣的一個藝術,需要一位有經驗且對人智學瞭解深入的老師去師承下來,將最原初的樣貌繼續可以傳遞下去,並從中發展融入民族的靈魂中,而師承及學習的過程是需要很專注的,也因此極少人能夠決定、並被呼喚將此視為自己的使命,去往這樣的ㄧ條路走。」
我感覺我的物質體已經漸漸僵化,無法跳高跑步,甚至呼吸淺促,我了解物質體會漸漸崩解,但是我內在的靈魂卻等著精進昇華,透過Bothmer體操,幫助我找到物質體的存在與協調,我漸老去的物質體,透過Eurythmy呼應著我內心不安的靈魂,透過Lyre撫慰我漸漸枯竭的心靈!最近七月份與八月份,剛好有Tenko老師Bothmer與心詩老師的Eurythmy,當下,對我來說,真得是很棒的機緣!
另外,今年十一月十二日,John會專程到宜蘭來,公開演出一場,回想過去三年,感謝 John Billing 老師開啟我們家與成人Lyre的緣分,這或許是上天引領的大天使,註定來幫助我們這個家庭的共同命運!我們很開心地迎接它的進行!

2012年4月15日 星期日

來得及買票嗎?不看優律詩美,真得好可惜!

各位親愛的朋友
我昨天,今天連續兩天在台北植物園南海劇場,羅東展演廳看了各兩場優律詩美表演,真得嘆為觀止,超乎正常感動!這一團13人遠從德國來台,主辦單位負責張羅吃住交通的所有活動經費,大家只要三五百元就能看到國際的藝術表演!真得很划算!這一種表演藝術,絕非我們所想的艱澀難懂,感覺上像是一種合唱,合奏,真得靠所有舞者的互相搭配合作,我看到一群人的精神力,和諧美好!
真得不是我們所想像的藝術家表演,更像是一群奉獻者的合作關係,無私共舞,沒有強烈的個人色彩,這是我看到最高雅的群體意識!
來得及買票嗎?不看優律詩美,真得好可惜!
4/13-4/22在全台灣演出15場次,以下是各場的演出場次與門票剩餘張數,不是為了主辦單位受益,而是機會難求,不看真得會遺憾!http://www.waldorf.tw/eurythmy/booking/
虹玫說:「今天真的有感覺到音樂與肢體之間的契合…好美呀」

2012年3月29日 星期四

團隊合作全憑信念一致,無關個人得失!

這一次上天給我們宜蘭這五六個家長一份大禮物,讓我們無中生有,去成全來自德國斯圖佳特童話表演團全台灣十六場的巡迴正式公演!一開始我只有脩平幫助,後來妙如也加入,一良更是扛起全省網路購票的軟體設計,這一切都不是我們一開始就準備好的,而是上天適時將對的人送到面前來,也有人一直很想幫忙,卻不得其門而入。我從來不想組織或計劃什麼團隊,我一直深信上天的引領,但是,在這一次長達八個月的全台灣各區代表聯席合作經驗中,我真正學會更小心謹慎處事的原則,當說則說,當作則作,是我一成不變的個性,在這一次同時跟這麼多各地精英領袖共事時,我發現要更柔軟,圓融,委婉,友善,甚至要很恭敬地看待這一群英雄豪傑!
我不是主事者,雖然台灣華德福教育協會是主辦單位,但是不是我一人成事,這是一種串聯大家力量的大好考驗,我,脩平,妙如,一良,阿寶,姵昕,還有其他在地志工朋友們,除了成就宜蘭五個場次的演出之外,我們還要關照其他十一場各地演出的大小細節,這一筆無中生有的經費全來自門票收入,高雄比較特別,他們出力還出錢,湊足二十萬給高雄區域開演三場演出,大部份經費來自家長捐贈,他們的心力貢獻更是無人可比!
我很容易使出一頭牛牽引九輛卡車的蠻力,雖是自不量力,但是我樂見事情的開花結果!因為總會有萬花千絮如煙火般綻放,我當祂是一種浪漫的喜悅!這股力量來自眾人,我從中領受人類正向光明無所畏的大能量!
這當中有一筆一百萬經費需要籌湊,難免會給人帶來壓力,主辦單位看十六場的平均收入,各區為各區自己的經費打拼,因為這是一件不會賺錢的公眾事務,更是憑藉各地老師家長的信念!我很感激上帝使喚我們,讓我們領受一致正向的意念,不分彼此地努力!在這當中若有挫折或疑慮,也會在開演時,得到最棒的回應與鼓勵!我要說,這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

2012年3月11日 星期日

社群的經營,一步一腳印!

親愛的人智學/華德福教育社群家長師長們,
我在這一次全台灣的聯席活動合作中,看到台灣華德福運動的力量!
仁美的家長寫信給我,讓我很感動!
***********************
我是仁美華德福二年級的家長, 也是這次活動仁美的志工之ㄧ.非常感謝你對我們桃園努力的肯定, 尤其是美玲醫師付出最多.慈心是台灣華德福的發源地, 也是華德福的勝地, 更是我們心目中的標竿與學習對象.我們或多或少受都到你們的啟發, 也在某種程度上享受你們前人努力的成果.我相信大家都很有熱誠, 只是小學生的家長大多在30多歲左右, 正在人生衝刺的階段, 事業繁忙, 再加上上有年邁雙親, 下有幼兒, 甚或有沉重房貸, 可說是蠟燭兩頭燒啊! 因此時間上的付出有時是很奢侈的啊! 會讓孩子讀華德福的家長, 都是不簡單的, 不是嗎?
XX上
********************************
親愛的XX
我對宜蘭社群的投入很深,所以我知道這邊家長的成長空間有多大,我是激勵的心在看著我們這邊的家長,近廟欺神,是人之常情,不是什麼大問題,只是,看到你們桃園的努力,我有感而發..........謝謝你看重我們宜蘭的爸爸媽媽們!在我們學校500個孩子,普遍素質是好的,家長在這樣的教育氛圍中,是容易被同化的,我們還會更進步!
p.s.比起其他場次的售票率,我們羅東場次的票房確實仍有期待的空間,我們有丁丁老師在學校的努力奉獻,Eurythmy對我們而言,一點ㄦ也不陌生,所以我們對羅東場次預期的票房,比結果高出很多!目前我們在地場次售票率僅達五成。
********************************
這一次招募接待家庭,我們在地的家庭,反應熱絡,遠超過預期,原本希望每一個家庭接待一組外賓,現在,有可能,每一個家庭只需接待一位外國朋友,此行,我們共要接待23位遠從澳洲來的華德福社群成員!我看到宜蘭社群的力量漸漸凝聚起來,我們辦校需要這一股支持的力量!社群永遠存在,但是需要更開放與更信任的心來經營,我相信一步一腳印,這對我們自己來說是一種期許,因為在外地的社群朋友是如此崇高地看重我們!我們當然該自許自重,振作起來!

2012年3月2日 星期五

來自天界的問候

我跟我家先生忙著編輯一本 Eurythmy 導聆手冊,一共32頁,內容有雅智老師的翻譯稿,還有脩平翻譯的Discover Eurythmy。我決定忙完這一次Eurythmy大鳴大放全台灣巡迴演出活動之後,趕緊來跟丁丁報到!參加Eurythmy團體練習的課程,好好體會一下這一本 Eurythmy 導聆手冊中提到的功效與益處!光有武林秘笈是不行的,一定要跟著老師ㄧ起練習!
這一本32頁A4一半尺寸,全彩印刷的Eurythmy 導聆手冊,將在這次巡迴演出場所販售,我個人拜讀之後,覺得對Eurythmy有更清楚的認識。當然,若在觀賞之前,就先看過這一本 Eurythmy 導聆手冊,對於整場節目的領受,會有很大的幫助!
經過這七個月來的日夜征戰,終於將所有地區的演出事宜安排就緒,我們參與其中的工作夥伴,賣力付出,都覺得能經驗這一次的盛宴,真得很值得!
更感激桃園崔美玲醫師ㄧ路相伴,擊鼓鳴金,大聲加油!我們真得感受到一股力量源源不斷地湧現,大家要有意識地準備好去迎接這來自天界的問候!

2012年2月14日 星期二

致台灣華德福 /人智學社群

written by :詹雅智老師
各位先進大家好:
連續兩個多禮拜全德國都籠罩在零度以下的低溫當中,甚至就連位於德南斯圖佳特都曾下到-15度,真是冰天雪地、天寒地凍啊!而我在馬不停蹄的演出行程之外,常常緊抓空檔坐在電腦前,緊抱熱水袋,透過電子郵件或skype與台灣、中國的聯絡人聯繫,希望能盡力做好準備工作。
由衷感謝大家對此次表演活動的支持與參與,透過主辦單位我得知許多地區的學校單位也因共同的參與而拉近彼此的距離,對我而言這是個意外的收穫。起初基於場地與我本身能力的考量,我的想法只是很單純的試探中小學的可能性,之間歷經波折加上人在海外,過程確實不易。沒想到,老天爺送來一號人物,願意承攬統籌的任務,讓我寬心許多。我想也因這個轉機,目前我們所見的活動遠比我當初想像的規模來得專業與龐大許多。或許這是上天的意思吧!我心裡這樣想著。
台灣華德福教育協會因地緣與人脈的關係,積極透過不同方式與管道邀約新竹以北地區社群參與協辦;而原本與協會不熟識的高雄社群也受到鼓勵而主動與協會聯繫,成立工作小組。我個人對台中區比較抱歉與遺憾。抱歉的是,有單位有意願參與協辦但錯過時機;遺憾的是機緣尚未成熟,有單位無法成全。不過我也相信大家會以不同的方式來共襄盛舉。
再次感謝大家的辛苦與支持。月底我即將至奧地利、瑞士與義大利巡迴一個月,三月底返德短暫休息之後便再度整裝出發,前往台灣、中國,很期待與大家四月的相見!!
記得呼朋引伴相約來看戲哦!
平安健康
雅智

2012年2月4日 星期六

請用你的耳朵看,用你的眼睛聽,顛覆你的感官,打破你的框綁!

歡迎帶大攜小一起來看表演!
表演者無條件地貢獻他們的表演藝術給台灣的朋友

我們也儘可能壓低票價,讓每一個朋友都能來觀賞
所有的活動經費由台灣華德教育協會與協辦單位統籌募集,若門票不足負擔,我們還要另行托缽,各憑本事,找到資金贊助者!
請以一個純粹觀賞者的身份,買票支持這個無私奉獻的表演活動!

我在這兒遇見許多願意無償奉獻的人們,這一次是從德國來的表演團體,下一次是從澳洲來的表演團體,喜歡上兩廳院享受藝術生活的朋友,請把握這一次難得的機會,因為我若需要重金禮聘,一行十四位團員,價格不斐!但這一次,他們願意跟台灣的朋友交流,遠道而來,只為了讓台灣的朋友認識一種全新的表演藝術,身心靈三者一起受益的超感官經驗!
請用你的耳朵看,用你的眼睛聽,顛覆你的感官,打破你的框綁!


綺文 敬邀

2012年1月14日 星期六

德國斯圖佳特Tone Eurythmy演出劇照

以上圖片提供者Eurthmeum Stuttgart
詳細演出行程表請參考台灣華德福教育協會網站
優律詩美不適合5歲以下欣賞,因為演出時間較長,怕太小的孩子無法安靜專注這麼久。所有演出不開放攝影、拍照與錄音。為了維護品質,若中場孩子吵鬧請帶出場外。在此提醒大家!成人票:500/張;孩童票:300/張
歡迎團體購票,二月份以前購滿10張以上,九折售票。
購票細節請聯絡主辦單位:
台灣華德福教育協會秘書長 陳脩平 0922-746-501
行政秘書長 許妙如 (03)958-5188

德國斯圖佳特童話表演團森林裡的三個小矮人開始售票

2012年四月份德國斯圖佳特童話表演團即將來台演出格林童話-----森林裡的三個小矮人,目前全省各地皆有演出的場次,分別在宜蘭,台北,桃園,新竹,台中,高雄公開售票演出。台灣華德福教育協會負責這一個表演團體來台往返機票食宿交通與演出事宜,聯繫各地華德福學校老師與家長一起協助各地區的表演事宜,包括找場地,宣傳,票務。
雅智老師先寄來他們在歐洲演出的劇照,讓大家先睹為快!
以上圖片提供者Eurthmeum Stuttgart
詳細演出行程表請參考台灣華德福教育協會網站
兒童劇不適合3歲以下欣賞,因為演出時間較長,怕太小的孩子無法安靜專注這麼久。所有演出不開放攝影、拍照與錄音。為了維護品質,若中場孩子吵鬧請帶出場外。在此提醒大家!票價:不分成人與兒童,一律 300元/張。
歡迎團體購票,二月份以前購滿10張以上,九折售票。
購票細節請聯絡主辦單位:
台灣華德福教育協會秘書長 陳脩平 0922-746-501 
行政秘書長 許妙如 (03)958-5188

2012年1月12日 星期四

德國斯圖佳特童話表演團即將來台灣演出

大家好!
年關將近,先預祝大家闔家平安、新春如意!
十多年來大家共同在台灣耕耘華德福教育與人智學相關領域的努力,讓我們見得一路的開展與扎根。感謝各界的付出與努力!這些年來有許多人竭盡心力,將人智學不同領域的專業介紹給台灣,希望能拋磚引玉,觸動更多的有心人士參與以及投入,而其成果也有目共睹,令人感佩。而至今為止,優律詩美在台有兩次規模較大的公開演出,也有幾位前輩在台打先鋒。據我所知目前也還有台灣人正在接受訓練,去年有三位畢業,有的人專研藝術領域,有人繼續治療性或教育性的鍛鍊。我相信優律詩美能為台灣整體的發展帶來更繽紛的色彩與更多的心靈感動!這也是我親身的經驗,常常被這類的演出觸動,甚至淚流滿面,宛如置身於人間仙境,深感自己三生有幸,有此機會。因為感恩有了分享的念頭,希望有愈來愈多的人也能夠有機會欣賞。沒想到這個念頭得到了老天爺的回應!去年,當我自德國斯圖佳特華德福教育學院優律詩美科系畢業後,加入隸屬學校的童話表演團,繼續舞台藝術的學習。團長,也是我的老師Leber先生,主動與我討論至台灣推廣優律詩美的可能性,並計畫安排童話表演團出訪!
前後六個月的安排與規劃過程中遇見許多困難與挑戰,今天帶著感恩與喜悅的心情,跟大家宣布這個訊息:在Leber老師的大力支持、台灣華德福教育協會許綺文理事長勇敢的承擔與協辦單位的支持之下,我們終究順利安排此表演團蒞臨台灣與中國巡迴演出。巡迴日期為2012年四月13日至四月22日於台灣宜蘭、台北、桃園、新竹、台中、高雄,以及四月2330日於中國深圳與成都等地演出。此次巡迴初衷有二,一為推廣優律詩美,藉此讓更多人能認識這門肢體藝術;再者期待透過這次活動邀約華語優律詩美表演者共襄盛舉,並共同為台灣/華語優律詩美的發展努力。因此除了童話表演團之外,來自台灣,已經畢業多年的賴心詩、丁力藺與吳秀娟三位前輩,也將加入本次活動,很感謝他們的支持與參與。此外,今年正逢優律詩美一百週年,我們以此次亞洲巡迴演出來呼應世界各地的慶祝活動,意義更是深遠。
我們提供兩個節目,分別演出:
童話劇:
格林童話 森林裡的三個小矮人,以優律詩美的表演方式呈現,老少咸宜。以原文德文演出,但中間有中文簡單串場。建議大家事先閱讀,有助於入戲。
優律詩美:
節目精彩豐富,錯過肯定遺憾!!節目包含E V O E-來自天堂的祝福、天體運行、Steiner 語錄、貝多芬悲愴奏鳴曲、巴哈前奏曲、舒伯特阿貝鳩尼奏鳴曲、幽默短劇、中文詩等。
童話表演團一共13人,除了來自德國、俄羅斯、智利、美國、韓國與台灣9名優律詩美表演者,同行還有專業燈光師與朗誦者。我們很幸運請到台籍旅德大提琴手游適伃小姐來為我們伴奏。更難得的是透過心詩,美國Spring Valley 優律詩美學校前藝術指導Dorothea Miea老師接受我們的邀請,並將適時客串演出。可謂千載難逢的卡司陣容,千萬別錯過!
公開演出場次為統一售票,預計元月中開跑,請大家共襄盛舉,呼朋引伴,相邀來看戲。機會難得,提早訂票以免向偶!購票細節請聯絡主辦單位:台灣華德福教育協會秘書長 陳脩平0922 746 501 或行政秘書 許妙如 , 03 9585188 
售票所得為支付本團之交通、食宿旅費與場地等重要的來源之一,請大家支持。如果迴響熱烈,我們也期待日後能陸續安排類似活動,提升你我的精神生活。
平安幸福              雅智 於德國斯圖佳特


2011年12月21日 星期三

優律詩美緣起與人智學發展

 10/2008 詹雅智編譯 
優律詩美這項肢體藝術的資訊在台灣以及華語地區依然是相當有限,就台灣這十幾年來人智學各領域活動中,以蓬勃發展的華德福教育最廣為人知,並受到學院教育科系的關注,紛紛以不同方式與管道進行研究與評判。而隨著華德福學校社群的凝聚逐漸成熟,其中生機互動農業、有機農業、建築、藝術治療、人智醫學、護理與靈性科學課程等也都陸續在發芽、茁壯。 
至於優律詩美,至目前為止,台灣第一次大型演出是2000年夏季,由人智學教育基金會邀約瑞士Aesch優律詩美團體來台進行公開演出與舉辦工作坊,不過因受限於舞團的開支經費龐大,無法持續密切推廣。目前最可行的形式是邀約資深優律詩美教師來台指導,並常得到熱烈的迴響。或許在未來,我們也有機會開辦優律詩美專業訓練課程。台灣先後有人士到歐美學習,結業後有人選擇留在海外繼續研究,也有人回台嘗試教學,我們期待後續的發展。 
就我所知許多東方人親身經歷優律詩美的第一印象是喜悅、驚喜的,特別是「樂音」優律詩美,也就是有現場伴奏的音樂,往往會先被優美的音樂觸動而感動不已,並引發興趣想獲得更多資訊。(華語系優律詩美仍待研究發展,我們一般人尚且無法深入體驗華語「語音」優律詩美。) 
通常我們得到優律詩美的起源相當簡略,不外乎是西元1911史密斯女士(Frau Clara Smits)在夫婿驟然辭世之後跟其精神導師魯道夫.史代納(Rudorf Steiner)提出18歲的女兒柔芮(Lory)想要從事與肢體藝術相關的工作,而Steiner答應協助指導,這就是優律詩美的開始。還有優律詩美至今發展為三個領域:表演藝術性、教育性與治療性優律詩美;近年來也有社會性優律詩美的發展。筆者以「新藝術--優律詩美之起源」①一書為參考資料,整理成此篇文章,希望藉此讓更多人認識此肢體新藝術之緣起以及與Steiner 的靈性科學相輔相成的發展故事。

基本資料
柔芮‧瑪利-史密斯(Lory Marie-Smits),史上第一位優律詩美藝術家(1893- 1971),一輩子被稱為柔芮的她,本名艾蘿諾Eleonore Clara Smits-Mess’oud Bey,於1893 3 6日生於德國勃昏(Bochum)附近的賀恩綢博(Hoentrop),在家排行老二,共有六個兄弟姊妹。父親亨利‧菲力士‧史密斯(Henri Felix Smits)來自比利時,是位煤礦工程師,媽媽克菈蘿‧史密斯(Clara Smits)德國人,是一位頗有主見與具獨立思考的女性,也是一位管教孩子相當嚴厲的母親。 
緣起1983—1913):
當柔芮五歲時(1898年)家裡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小她兩歲的弟弟因盲腸炎而結束短短的生命。遭喪子之痛的母親,久久無法釋懷,也讓原本是無神論者的史密斯太太試圖從宗教與科學領域尋找其中意義,但皆無法得到滿足。有一回她參加單車踏青活動時從單車上摔了下來,雖然她毫髮無傷但卻悲從中來,並跟在單車社認識的一位女性友人吐訴自己對生命的不解與心裡的痛楚。這位同伴建議她從神智學看待再生(輪迴)的角度出發,就這樣開啟了她的探索之旅。 
1900 史密斯舉家遷往杜塞道夫,史密斯太太加入當地的神智學協會,不過這個分會規模不大,而且會員愈來愈少,最後在1903年關閉。這令史密斯太太相當失望,但也因此積極展開尋覓志同道合的人,後來她與住在波昂的神智學學習者修爾女士(Mathilde Scholl)建立良好的友誼。修爾女士在寫給瑪莉.凡.席菲斯(Marie Von Sivers),也就是日後成為Steiner妻子的一封信上提到自己與史密斯女士之間鼓舞人心的友誼,當時兩人經常互相拜訪與通信。 
當時Steiner已經四處受邀,至大大小小團體演講,但其個人首度對外公開演講是190324於杜塞道夫舉行,當天的講題為神智學基本教義 --人類與世界之奧秘。這場演講深深打動史密斯女士,並鼓舞她著手力邀Steiner 定期到杜塞道夫演講。Steiner當時擔任神智學協會德國分會(柏林)首任秘書長(19022月受邀,條件是與席菲斯女士共同分擔工作)。同年11Steiner到科隆演講時,修爾(Scholl)女士安排他與兩位杜塞道夫會員見面,史密斯女士是其中一位,談話內容是關於未來發展分會的事項。史密斯女士也在隔月收到Steiner針對她個人內在成長指導的信函。 
19042月和11Steiner 又到杜塞道夫給了兩場演講,並在1130參加位於史密斯家舉行的聚會,史密斯太太並加入當地神智學協會管理委員。此後,Steiner便經常借宿史密斯家。多年後柔芮回憶說:第一次見到Steiner時我才11歲,他卻十分正式的像對成人般,使用敬稱語「您」字稱呼我,一開始我百般不解,後來他說,這是他奧地利家鄉的習俗!我也很羨慕常被他抱在懷裡的妹妹,而且他常陪她玩。 
1905-1906 Steiner在杜塞道夫給了26場演講,大多是針對當地神智學協會會員,這個分會到1909年已經蓬勃發展到需要尋找更大的聚會場所。而史密斯家也於1910年遷居至「海屋」(Haus Meer),這棟擁有一個大花園與七間房的高級住宅,更便於會員們聚會。 
值得一提的是,Steiner 與史密斯家密切的互動中,引起柔芮對大人們的聚會感到相當好奇。190712Steiner一如往常在史密斯家中對會員演講,大人們發現柔芮在門外偷聽,當時她才14歲。不過Steiner經一番瞭解過後,知道她並非是一時好奇或為了尋找刺激才有此舉動,便允許她列席。柔芮對那場演講還記憶猶新,她回憶說:「Steiner談了玫瑰(薔薇)十字還有超感官事實如何離人類愈來愈遠。雖然現代人的注意力開始轉向探索有形世界之法則,我們還是能夠找回那條感知超感官現實的管道。」
從此以後柔芮便獲允出席Steiner在杜塞道夫的演講,甚至在16歲就與當時的250位會員共襄盛舉,聆聽了一系列靈性層次的演講盛會。1912 3 20日柔芮正式成為神智學協會的會員,自此之後便可自由進出Steiner所有的演講場合。 
191111月底,史密斯家中的經濟支柱頓失依靠,在無任何預警之下,僅僅48歲的父親因心臟病發而過世。史密斯先生是一位學識淵博,相當有修養的人。雖然他本人對人智學涉獵不深,卻滿心歡喜支持太太不斷成長。他並與Steiner 建立了開放、友好的情誼。不知是巧合還是心有靈犀,在史密斯先生過世消息尚未傳開之前,Steiner已在第一時間發了一封電報給史密斯家:我的心思(心念)與你們同在。往後的幾年當中,Steiner經常在史密斯家人面前緬懷史密斯先生,而且在為人智學協會會員介紹優律詩美時,也都一定會提到他的辭世帶引出優律詩美的典故,與之間巧妙的命運關係。 
兩週後史密斯太太到柏林與Steiner碰面。在等待室等候時,她聽見室外傳來一位好友的女兒談到自己教授體操的樂趣,這讓她想起她那個身手敏捷、動作靈活,喜歡舞動的女兒也正想要從事相似的工作。接著在倆人的談話中,Steiner突然提問起柔芮,史密斯太太說因為家變之故女兒必須工作,並跟他提起剛剛在等待室聽到的話。Steiner用一貫的說話語氣回答說:是啊!當一位優秀的神智學者之外是可以從事體操工作,不過兩者之間沒有交集。是可以把這項工作奠基在神智學上,我會很樂意教她怎麼做到。Steiner也提出自己曾有這樣的提議,但石沈大海,沒有下文。 
克菈蘿‧史密斯女士聽了很興奮,因為自從她聽了Steiner 1910年的一場演講之後便開始思索人類的乙太力量(生命力)是否能藉由有節奏的動作而被強化,同時也創造出治療的過程。Steiner給了一個很肯定的答覆,並說這個肢體新藝術目前先從「語音」開始,不是「樂音」;並跟她說明了象徵人類的活動-「說話」的淵源。 
史密斯太太事後經常跟女兒提起這個關鍵性的對話,Steiner確實指出有一種以乙太體出發的肢體動作,而且她聽了之後本身也有同感,並發出共鳴。Steiner愈來愈辨識出這種肢體動作有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並很想把它具體實現出來,尤其有某些事物是言語無法形容的。因此,藉由人類身上其他能力而發展出的新型式藝術就此展開,這麼一來,也能讓大家理解這樣的真理。Steiner 隨即指示史密斯太太回家後先讓柔芮做些實務的練習,並安排隔年,1912年元月29日在德國卡賽爾(Kassel)再度與兩位母女碰面,這也是Steiner首次指導柔芮之時。 
Steiner的這場對話除了為正逢生命低潮與經歷悲痛的母女開了一扇曙光之門外,同時也觸發這項新藝術--優律詩美(當時尚未命名)的誕生,以及接下來的發展,例如:如何將之形體化、具體化,如何揭示其中深奧的意涵等,是一段艱鉅的旅程。 
Steiner 強調優律詩美的未來性,一百年後的此時,對許多人而言它的確兼具靈性傳統精髓與現代感。

Lory Marer-Smits, Die earste Eurythmistin und die Anfaenge der Eurythmie,Verlag am Goetheanum, Dornach ,1993 
筆者註:本文發表於華德福教育 人哲第八期(2010 年四月) 。

遇見Steiner --妳能夠將它舞出來嗎?--

09/2008   詹雅智
第八期(上一期)人哲之「優律詩美起源與人智學發展」一文提到史上首位優律詩美家羅芮的母親,也就是司密茲女士於其夫婿驟世後與Steiner的對談中引發優律詩美的起源。在對談之中Steiner表達自己曾經提議將人智學結合肢體動作想法,但石沈大海,沒有下文。
針對這點,筆者在Margarita Wolsoschin於1954秋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找到了相關的連結。此文顯出1908年Steiner 首度試探優律詩美開始的可能性,但因對方當下並無回應而作罷,一直等到1912年首次指導羅芮,並陸續開始在人智學會員聚會場合非正式演出。
Wolsoschin 女士一直對自己當年的懵懂無知,導致優律詩美延後了四年之久才起步而耿耿於懷,並感到愧疚不已。不過她最終還是如願地學習優律詩美,並終其一生奉獻於人智學相關的活動,對優律詩美的支持更是不遺餘力,並撰寫Steiner生平傳記;同時身為畫家的她,也投入第一座歌德館的藝術工程。以下為她的文章內容:
1905年九月我與弟弟決定去聽Steiner在瑞士蘇黎世的一場演講。
在演講廳裡,前方坐著2位女士,他們相當熱絡地彼此交談。我看著其中一位金髮女士,臉上容光煥發,並擁有孩子般細緻的臉龐。當她轉頭對著大門時,我看見她彷如藍寶石般碧藍的雙眼,櫻桃小嘴,輪廓分明,還有結實的下巴。我也特別注意到她美麗纖細的小手。她時而開懷大笑,時而慷慨激昂;血液的上升很快令她滿臉通紅。我興致勃勃得盯著她看,因為她是那麼的與眾不同。還有一位留著白鬍子,令人肅然起敬的老紳士站在講台旁。我心想:那一定是Steiner。不過,隨著那位女士目光的移動,我看見一位身穿黑色西裝、身材修長的男子走進來。烏黑的直髮斜斜地垂落在他完美拱形的前額上,還配上一對深眸的雙眼。為什麼這個人如此吸引著我呢?沒錯!是他正氣凜然的風範吸引著我。他穿過觀眾席時健步如飛,而且頭部一直保持平衡。他的頸彷彿像老鷹般向後直挺。我心想,怎麼會有人看起來這麼像老鷹。我對弟弟說:「你看,那個人一定是個修行人」!結果,他才是如假包換的Steiner。
1908年 我和弟弟到漢堡聽Steiner談《約翰福音》的系列演講。Steiner第一天晚上談《約翰福音》的開場:「太初有道」(Worte/Word)同時,拿起他面前的一朵百合花,說了以下的一段話:「就如同盛開的花朵來自於其種子,種子隱藏於花朵之中一樣,世界與人類皆出自於『道』。『太初』原是一個寂靜的世界,對人類而言,世界一開始是沈默的,然而『道』藏身於人之中,彷如種子藏身於花朵之中。自此之後,『道』開始在人面前宣告:『我在、我是』」。
演講結束後,Steiner 走過來問我:「妳能夠將它舞出來嗎」?我對他的提問一點兒都不感到訝異,因為從小,我就覺得自己需要透過舞蹈來表達最深刻的經驗。我也因此確定了Steiner「無所不知」的傳聞。我回答他:我相信我可以舞出人們感受到的一切;然而「嚴酷」是我對現今的感受。他重述了我這句話,而且在我面前停留了一會兒,並一直望著我看,好像有所期待。不過,我沒再多問。同年秋天,在一場關於「韻律呼應宇宙與人類」的演講之後,他走向我說:「舞蹈之中就有韻律,動作的中心點在人之外。舞蹈的韻律帶引出世界的源頭。我們當代的舞蹈是古代「神殿舞蹈」(Schläfe Tans /temple dance)的退化,「神殿舞蹈」意指宇宙最深奧的奧秘體驗。他又有所期待的站在我面前,我跟之前一樣,沒再繼續多問。當時我並不知道,靈性老師向來只能「隱喻不能明說」,因為不能侵犯學生的自由。四年之後我才明白Steiner當時在等待什麼:在回答學生同時,他給了新肢體藝術的基礎。要有人先提問,他才能回應。
由上文中我們得知Steiner 指出「神殿舞蹈」意指宇宙最深奧的奧秘體驗。筆者以Tatinana Kisseleff 於1949發表之「優律詩美 - 神殿舞蹈之蛻變」一文與讀者一起探討其中之意涵。內文如下:
1912 年秋天,當Steiner在瑞士巴賽爾進行「馬克福音」系列的巡迴演講時,他授予了優律詩美第一個元素。因此,我們可說,藉由優律詩美的這門藝術,首次將源自人智學精神靈性的推動力視覺化。
就一個角度而言,優律詩美是一項相當悠久,也相當新穎的藝術。就從不同藝術形式而言,它同時是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藝術形式。
在古老奧秘學當中有一種投射出星星韻律節奏的神聖舞蹈和言語。當時的祭師清楚:人類是由整個宇宙的存在與力量所創,而且人在出生之前是透過群星來移動。在神殿舞蹈中,舞者呈現出群星之舞,也藉此表達出人類與宇宙之間的連結。
神殿舞蹈之後,衍生出其他類型藝術,如:聖劇、雕塑、建築和詩歌。人類隨著逐漸失去與靈性的連結,而遺忘了所有藝術的起源。然而神聖的肢體動作藝術 – 所有藝術之母 – 因此消失無影,取而代之的是出於呈現驅力與熱情的表演舞蹈。他們代表個人內心的主觀之任性、固執性並完全讓人與其靈性源頭疏離。或者我們擁有的是取代神聖肢體運動藝術,過時的希臘文明時期之再現,或是復興奧運等等。這都僅是嚴密地「仿古」罷了,無法滿足現代人的需求。
再者,我們目前擁有的舞蹈也都吸收了智性,跟真正的藝術並無共通性。
至今在亞洲,有些早期的神殿舞蹈以一種唯美的方式呈現,但多多少少是一成不變的風格;而某個角度來說歐洲試圖突破一切傳統,不過卻少了一股能指出新方向的動力。(芭蕾舞的特色與重要性不在此探討)。
直到 Steiner 賦予人們這項結合人與其靈性源頭的肢體藝術,不過是在一個新的層次,一種蛻變,其涵蓋已改變的物質身體與人的心魂體質以及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精神。他把此新生、蛻變的神殿舞蹈稱為優律詩美。亦是Steiner曾說過的:它是一種古老藝術的革新,亦是神殿舞蹈的當代形式。
Steiner 對此開創做了以下的詮釋:優律詩美此藝術的發展奠基於以感官、超感官之洞悉來呈現人體動作之能力。就我所知,過去只有相當有限的知識被保留下來。曾經幾時當人們有能力看得比現在還崇高,看得見心與靈如何照入、貫穿人體。這有限的知識意外地指引出優律詩美本身之外的用意,這當然也是要被關照的。無論如何,優律詩美必定要充分被發展與再度成長,尤其是藝術性必須完全再塑造。就我所注意到的,傳統裡並沒有像我們所慢慢發展出的優律詩美,運用團體肢體動作而形式的藝術。(摘自歌德館十週年期刊-Steiner 的文章)
筆者註:本文發表於華德福教育 人哲第九期。

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

明年四月這個表演團體會來台演出,我們歡迎各級學校邀請演出!

優律詩美起源與簡介  2011/11詹雅智 
二十世紀初,當人智學在歐洲的發展進入顛峰之際,Steiner博士獻身投入舞台藝術領域,致力於藝術與靈性科學結合的嘗試,開始創作劇本並與舞台表演專家Marie Steiner-von Sivers共同指導「密劇」(Mysterian Dramen),並於1910年八月慕尼黑首演第一部。密劇共有四部,每年一部連續演出四年。 
Steiner在密劇的創作過程中面臨一個考驗,如何以具體之形式呈現無形、不可見之形體與力量,同時必須兼顧藝術性的美感是他內心需要思索的問題。而從史料文獻中我們得知Steiner曾於1908年試探性地詢問Margarita Wolsoschin女士,提出以肢體律動結合宇宙奧秘的表演形式,但在當下並無獲得對方的呼應。直到1911年十一月Clara Smits,日後成為第一位優律詩美家Lory Smit之母親在喪夫之後不久與Steiner 的關鍵性對話,終於讓醞釀多年的想法得以實現。 
這個新形式之肢體藝術- Eurythmie優律詩美一詞得自Marie Steiner的靈感,源自希臘文Eu 美好 rhythmos 韻律,意謂美好和諧律動。 
1912 年Rudolf Steiner與Marie Steiner-von Sivers 開始積極專研語言形塑的原理法則,在這個基礎點上他們開創優律詩美的第一步。「說話能力」足以證明人類有別於一般動物,並活生生印證人類精神的存在。這同時引發我們思考,說話(言語)背後有一股想像式的塑形力量注入貫穿,繼而帶來一連串的動作,這也讓我們聯想到許多人在言語表達過程中很自然地會有手勢或擺動身體。 
原初語言與音樂在古老文明時期是合而為一、二不可分的;而在人類發展進程中,語言與音樂逐漸分離,Rudolf Steiner 博士將二者不同元素結合藝術呈現方式,發展出「語音」優律詩美(Lauteurythmie)以及「樂音」優律詩美(Toneurythmie)。Steiner也將之稱為可見的言語(Eurythmie als sichtbare Sprache)與可見的歌咏(Eurythmie als sichtbarar Gesang)。這說明了Steiner 以視覺的形式呈現語音、語言以及樂音、音樂,揭示二者背後的動態形塑力量。 
而語言與音樂不同面向與層次的元素隨著發展而逐漸融入,例如文法與樂理;與大自然的呼應,大宇宙小宇宙的連結,例如行星與十二黃道宮,再加入色彩的情境結合舞台上的燈光等等,我們可見整個創作日趨成熟。 
此後,優律詩美在三個領域繼續發展:藝術性、教育性與療癒性,而近期也延伸出社會性優律詩美。
Eurythmeum Stuttgart   
Eurythmeum Stuttgart(德國斯圖佳特 優律詩美館)於1924由Marie Steiner與Steiner成立之優律詩美訓練機構,Steiner提供課程建議並親自設計校舍,其原校地點為今日第一所華德福學校校區裡,但不幸於二戰其間完全損毀,之前也曾遭受希特勒政權勒令關閉。1945 Eurythmeum年於斯圖佳特近郊koengen重建,同年也成立Else-Klink- Ensemble表演團,並於隔年開始於Muerttemberg歌劇院與歐洲各地巡迴演出。1970年起開始世界巡迴,踏遍美國加拿大、南美、南非、俄羅斯、紐西蘭、澳大利亞,甚至日本與韓國等地。1964年Eurythmeum校區遷回至目前所在地,即原初創立之區域,緊鄰Steinerhaus(Steiner館)。而Maerchen Ensemble童話表演團於1994年成立,每年固定於德國、義大利、瑞士等國巡迴演出。目前Eurythmeum Stuttgart 已與 Frei Hochschule Stuttgart ( Seminar Fuer Waldorfpaedagogik) 華德福教育學院整合。 
童話表演團 團長
Michael Leber 先生,生於Stuttgart 第一所華德福學校畢業生,Else Klink 得意門生。參與Else-Klink- Ensemble表演團多次世界巡迴同時教學至今,四十餘年年之經驗,1989年接任校長與團長一職,長年至歐洲各國、美國等地授課。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森林裡的三個小矮人

明年四月份,想不想帶著孩子一起來看故事,格林童話----森林裡的三個小矮人,由德國斯圖佳特優律詩美童話表演團為我們演出,請看雅智老師寫的介紹斯圖佳特童話表演團幕後花絮
我們邀請台灣北中南的華德福家長社群一起來努力促成到自己學校演出的機會,由家長會出面邀請雅智老師跟她們的表演團,場地由各校家長會與社群負責打理!
我們先送出兒童劇的演出邀約,另有成人優律詩美的公開演出計畫,目前由台灣華德福教育協會承接統籌業務!但還是邀請各地的華德福教育家長們一起來成就這幾場正式公開的的售票演出!
歡迎連絡台灣華德福教育協會秘書長 陳脩平 twwaldorf@gmail.com,進一步詢問協助演出的工作內容。台灣華德福教育協會歡迎雅智老師與她們的表演團來台灣演出,但是,此趟十天左右的活動經費預估需要一百萬元,我們可以單純當一位買票欣賞的觀眾,也可以分擔推廣宣傳的工作,最好可以找到願意小額贊助的對象!我們來試試看,一個目標,籌錢看表演,不分區域,不分你我,大家一起來合作!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如果成功了,以後我們就可以按照這個合作模式,邀請更多的華德福教育藝術表演團體來台灣演出,讓我們在台灣就能親近這些表演團體!誠摯地邀約與期待!

2011年10月11日 星期二

斯圖佳特童話表演團幕後花絮 (一)

詹雅智 2010 10
今年七月小女子終於順利畢業,完成優律詩美課程與斯圖佳特華德福優律詩美教師資格。按計畫本人應該早已打道回府、學成歸國,回到教學崗位。但老天爺眷顧,多給我幾個月時間留在德國磨練,參加了隸屬於學校的童話表演團。此表演團以優律詩美表演方式呈現童話故事,除了接受德國各地華德福學校邀約演出之外,也至鄰近國家,例如義大利、瑞士或英國巡迴演出。

今年度共有九位表演成員,分別來自德國、美國、俄羅斯、智利、韓國與台灣。指導老師Leber先生本身是華德福畢業生,亦是一位資深優律詩美表演者與訓練老師,在舞台與教學領域已有四十年,並擔任斯圖佳特優律詩美學校與童話舞團負責人已二十餘年。

令人期待的是,我們準備明年四月中到台灣演出,讓更多人能欣賞這個舞台表演的藝術。屆時提供兩個節目,其中之一:森林裡的三個小矮人;是一則格林童話故事。我們從舞台布幕設計與製作、服裝道具、燈光等等,一路學習準備,當然還有角色演練。希望屆時能呈現給觀眾最好的演出,大家拭目以待囉!
先鋪上底層
再舖上白色布幕
調色
快了 快了
掛布幕
試燈光
團員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