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6日 星期四

澳洲的學校活動,家長帶著心來參與


澳洲老師Natalie提醒外子拍照時盡量不要拍其他孩子, 因為有些家庭不希望自己孩子隨便被拍或放上網路, 所以外子大多只拍兒子或是大家的背影.
外子說,這兒的活動氣氛比較像是共同參與,孩子不是表演者,家長也不是欣賞者,很少看見家長拿著相機拍照。在台灣的學校,每一場活動,都有著濃郁的較量炫耀在其中,孩子們是現藝者,或是參賽者,家長們拿著相機到處拍照,臉書上競相曝光,孩子們的一舉一動,全都公諸於世。台灣學校的孩子是耀眼的表現者,澳洲學校的孩子家長與老師比較像是參加教堂活動的生活者,帶著心來參與,而非爭奇鬥艷。孩子的整體表現,在澳洲自然不扭捏,在台灣明顯感光。為什麼不讓孩子回歸學校生活,家長帶著心來參與,相機滾出去校園呢?我們的孩子都已經無法躲閃鏡頭,自由地做自己,長期鏡頭下的捕捉掠奪,孩子的真實感已經被稀釋淡化,再強烈的感動也比不上下一秒鐘的鏡頭停格。留在鏡頭下的是片刻的,烙印在心裡的才是永久的。但我們的孩子卻更相信停留在相片中的自己才是真的,我們的父母誇耀彰顯的心,遠超過用心品嚐的重要,因此兩地孩子的行為發展大大不同。









 教室就像一個完整的家,一個班級一棟房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