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9日 星期三

寂靜之聲---進入葛利果聖歌的幽微境界

當我活過第五十個年頭,我才真正感受到,每一天的規律性,對我的工作萬分重要!我愈來愈需要清楚的生活節奏,我的呼吸需要穩定的韻律,否則頭腦打結,呼吸混亂,整天無所事事!我回想起孩子從小學習華德福教育,七歲之前一定要按照日復一日的生活作息,所有的生活計畫都是按照每一週每一天重複地過著,沒有突發事件,一切都在預定計畫哩,孩子熟悉每一 件事情發生的時刻,不遲不早,沒有例外!當我發現這一本小書,對於每一天的發生,有更深的認識!當書中提到每一位天使的模樣,我想用筆將它畫下來,原來時間天使有著他不同的顏色與任務!好奇妙的一天,原來分分秒秒,有其意義與象徵,豈能輕易虛度或浪費呢?

有關葛利果聖歌
一天中的季節
朝課:守夜
朝讚:晨光將臨
早課:從容啟始
第三時課:神恩
第六時課:熱忱與承諾
晚課:點燈
晚禱:完成一天的運轉
莊嚴的寂靜:時間之母體

寂靜之聲:進入葛利果聖歌的幽微境界
The Music of Silence-Entering the Sacred Space of Monastic Experience
作者: David Steindl-Rast, Sharon Lebell/著
原文作者:David Steindl-Rast
譯者:周靈芝譯
出版社:智庫
出版日期:1996/12/10
語言:繁體中文

《葛利果聖歌》以其超絕脫俗的美感,緊緊攫住了世紀末焦灼慌亂的心靈,那素淨的吟唱在空間中自由律動迴旋,如一掬清泉流過燥熱乾渴的喉嚨。

  原來,我們心中的狂亂源自對時間的認識有所偏差,以為時間是一項商品、會不斷消耗,「現在」不斷為「過去」所吞噬,沒有一個靜止的中心可以安身。我們不是活在過去、就是擔憂未來,我們不再活在「當下」裡、不再注意到:各個時刻有其不同的光線、有不同的空氣質地、有不同的訊息、也有不同的要求;而《葛利果聖歌》,正是僧侶對不同時辰的回應方式。

  這是第一本關於《葛利果聖歌》的書,邀請您進入《葛利果聖歌》的幽微境界,跳脫出鐘錶時間的框格,牽引出另一種對時間與生命的看法。

一九九四年,一張原不起眼的葛利果聖歌CD,成為全球銷售千萬張的天碟。不少人為了趕時髦而買,更多的人則被音樂中那悠揚空靈,似乎在現實世界尋找不到的寧靜所吸引。

     然而,有幾人知道聖歌所要傳達的是什麼訊息?透過「寂靜之聲」的作者,天主教本篤會修士拉斯特的闡釋,讀者可能會驚訝地發現:葛利果聖歌所反覆傳誦的,不是遁世的逃避,而是以「進入當下,留心此刻」的態度,來看待每一天實實在在的生活。

     每一天,全世界各地教會修士,在朝課、朝讚、早課、第三時課、第六時課、午時刻、晚課與晚禱的禱告時間,唱著讚美與敬拜的聖歌。聖歌歷經數世紀的累積沉澱,成為大約三千首的聖歌曲集;這些詩歌,沒有樂器伴奏,以人聲自由的吟頌,音樂隨著字句流出,就是葛利果聖歌的由來。

一天中的季節
     這些頌讚之歌與時間密不可分,從日出到日落,引導著修士一天的作息。拉斯特修士則以幽雅如詩歌般的筆調,藉著這一天中歌聲的流轉,緩緩地為我們開展值得世人駐足聆聽的時間觀與生命觀:

     「小時」(hour)這個字,回溯到希臘文(hora)的原意,不是數字的丈量,而是靈魂的尺度。

     拉斯特形容,「小時」就是一天中的季節,就像春夏秋冬一樣,一天當中的每個時刻,都有比時鐘刻度更為豐富而複雜的面貌。而聖歌就是一種召喚,召喚人們聆聽每個時辰所展現的信息,聆聽「現在」,並予以回應。在一天吟誦聖歌的八個時段中,天主教的教義中都有一位象徵「當下」時間意義的天使;朝課是「守夜」、早課是「從容啟始」、第六時刻是「熱忱與承諾」……。

     透過他的筆,我們可以看到,在黎明前的星空下,走向禮拜堂進行「朝課」的修道者,是要學習在光明有現前,以信賴與忍耐靜處黑暗。


2 則留言:

心的飛翔 提到...

這本書 我很久之前就買了

怎麼沒印象 您說的色彩 天使

今天回家好好複習
感謝分享

陳佑任 提到...

謝謝您的推薦,這書好好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