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徐彩雲 採訪整理
每一塊土地它自己的生命,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生物象以及化學變化。
我們作為一個農夫,來到這塊土地,就要先瞭解這塊土地到底適合種什麼東西,土地現在的狀態是什麼樣子,有沒有受到什麼破壞。
耕種有三個不變的原則:「適時、適地、適種。」
像這塊地方(加留沙埔農場)是沙地,接近最貧瘠的地方,但是所有的根莖類,都會有一定的品質,像花生、地瓜、紅蘿蔔、甜菜根、牛蒡還有綠竹筍等等;蔬菜類的話,生菜系列都會種得還不錯。
我不知道我自己算不算學了很多,我的確參與學習所謂比較新的農法,比如說,秀明自然農法、MOA的自然農法、BD農法(Biodynamic生機互動農業)或是permaculture (樸門農藝),其實我學的都還沒有很純熟,可能沾到一點邊,知道整個概念是怎麼一回事,哪些可以用在我的土地上……。
我也跟很多老農學習,跟一些阿公阿媽啦阿伯阿姆,他們總是知道,哪些是符合現在的節氣,哪些在什麼時間採收是最好的,哪些要去修枝啊,或者是移小苗,他們擁有一些傳統智慧,知道正確的時間點。
我比較想做的就是,當「人」介入到農耕的時候,對自然來講,就會離自然越來越遠,但是我們「人」又很欣賞自然的美好,我想去嘗試和融合看看,能不能找出一個新的,也適合這塊土地的,適合我可以去操作的方式,能夠讓我的經濟有一些平衡,也跟自然取得一定的平衡,所以我種過好幾百種東西,直到現在還在實驗,每到一塊土地,我都在做這樣子的實驗。
現在所謂的新農夫,其實本來都不是在做農業的,不管移民來的也好,半路出來的也好,好像會有比較不一樣的思考,如果單純從經濟的角度來看,的確需要一段時間投入,而且是一長段的時間,不是短時間就能奏效,因為短時間就是化肥農藥來控制,最快看到成果,但是裡面的質跟量有沒有到達你想要的成果。
我們希望可以吃到食物給出來的生命,給出來的能量,不是說單純找東西吃而已,我們希望種出對人、對自然、對整個土地環境,通通是我們用友善的方式,對大家都共好,可是前提是你需要時間去經營投入。
我大部分的菜,百分之九十九全都是自己在賣,可能這也是小農的困境吧,也就是自己要銷售的問題,如果只是種單一的作物或是少數幾種,就要考慮怎麼銷出去,趕快換到錢的問題,於是我剛開始的時候,就朝向生物多樣性、多種類,也有短中長期的各種作物,不但作物找到均衡點,我自己也找到均衡點,我可以在不同的時間收成,然後搭配加工,沒有賣完的,可以做成其他食品,就不會囤積,如果還是有這種情況發生,就要去思考以及調整耕作的策略。
我以前拜訪過一些農場或是我在那邊實習,發現說,如果把土地照顧好了,只怕你種不出來好東西,因為好東西自然會有人欣賞,有人需要,如果日積月累就會口耳相傳,也會找到認同的人。
我覺得我盡心把農夫的角色做好,它的路自然就會開了,我隨時有工作,也隨時有收成,可能有人覺得比較辛苦,其實我自己是享受其中,我看到很多生命欣欣向榮的景象,各種鳥類和各種生物,在一個我協助營造出來的或是大家慢慢演替出來的土地上,牠們是這裡的一份子,我也是,大家互利共生,我覺得蠻好的,我蠻喜歡這種感覺的。
2 則留言:
我很喜歡彩雲幫忙整理出來的這兩篇楊文獻採訪內容!讀起來如沐春風,悠活於天地之間,全然與世無爭!我認同文獻的信念,將土地照顧好,一定可以種出好吃的作物,山不在高,水不在長,只要有口碑,一定能源遠流長,川流不息,這讓我有感而發,凡事從自身做起,從自家開始,我們的天地在身邊週遭,不要捨近求遠,誤以為我們的世界在外面!感謝有彩雲細膩的文筆,讓我更進一步了解文獻農夫!
謝謝綺文 我只是幫忙補充一些節目中無法傳達的想法 我也覺得不錯的部分 尤其文獻提到三合院的人和柴火 我都覺得我住在這樣的地方 都沒有像他如此感動 真是感到汗顏 而且他不只一次提到跟家人的部分 真的是他一心所企盼的"一家人"的感覺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