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隨著外在環境而冷熱無常,其實很不喜歡也很不健康。我有一個熱愛我的家庭。很想跟我一起生活。他她希望四季能有渡假時間陪伴他們家。我給她寫了一封信。
「 我最近在想我自己的人生階段。以前總是服務別人,付出自己的專業,結果都只是短暫無常的相會。我現在想要的是健康(小糖球、植物精油、中醫、運動),安定(靜坐、規律作息、不要跟不同頻率的人太靠近),快樂(做自己)。所以我不想再跟以前一樣主動說我要作什麼。因為那只是一種活動。我比較希望是一種陪伴方式。看懂彼此的陪伴。你家跟我的緣份,來自你對我感興趣,這樣才會衍生到現在的關係。我在宜蘭有一個家庭(我說的是你家),跟你的情況很相似。或許可以找時間,兩個家庭一起出遊。再慢慢集結,每季一次三天兩夜或更長的渡假。
我想找到同質性的家庭,我們換個方式,陪伴共享人智學的生活理念。先從你家跟她家開始。但是我對你,對她,我會一直提醒把時間放在自己與家人身上。這樣就足夠影響別人了。
我很欣賞這兩個家庭的先生。爸爸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支持者。」
訪友總會長出新力量,昨天去看中醫,順便找小便找小葉子聊天,談起人生目標,我說我的現階段目標是「自己」。她說若要群體作伴,有時很難只是「做自己」。正是如此,所以這是我要挑戰自己的目標。希望這次不要又模糊了焦點。
星期二的修為練習
星期二 【正業】
Right Deed/ Right Action
(正確的行為/
正確的行動)
我們試著調整自己的行為以能和他人及事件協調,避免會干擾他人及和環境或自己的身分起衝突的行為;在生活中因外在引起而需有反應時須考量最好的回應,當行為是發自一時念頭時,應小心謹慎考慮其後果。
外在行為不應去干擾他人,
當機緣到來需要行動出個人內在良知時,
仔細深思熟慮如何以最好的來因應這個機緣。
為全人類的發展、為永垂不朽、為永遠的幸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