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5日 星期五

清明節一起吃潤餅

清明為何吃潤餅
相傳大約在二千六百年前,晉獻公的兒子重耳,為要逃避其父寵妾驪姬的陷害,不得已只好逃到國外。在逃亡途中有一次他們在山中迷路,糧斷援絕,重耳飢腸轆轆頭昏目眩。此時重耳發現臣僚介子推不見了,眾人抓到機會紛紛落井下石,都說介子推趁危逃脫了,重耳認為介子推並非臨難棄主背信忘義之人。果然,不一會兒介子推端著一碗肉湯出現,重耳路子餓得連問都不問肉湯由何而來,狼吞虎嚥,將肉湯瞬間下肚,原來這是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所熬成的肉湯。十九年後,重耳返晉成為一國之君,就是後來成為霸主的晉文公,他對所有功臣大加封賞,卻惟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願邀功請賞,即隱入山中。有人在重耳門上留了一封信,信上說:有龍矯矯,頃失其所。五蛇從之,走遍天下。龍飢無食,一蛇割骨。龍返其淵,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處所。一蛇無穴,歸於中野。
晉文公見此信後,才想起介子推,立即派人延請介子推出山,子推執意不肯,為逼他出山受封,文公下令燒山,誰料介子推在烈焰騰空的火海中,竟抱樹而死。文公看到有如此耿耿忠心,高風亮節的忠臣如此慘死,百感交集,真是異常痛心。為了悼念他,遂下令,於子推燒死之日禁火,只吃冷飯。稱為「寒食禁火」。
寒食的習俗一直傳至今日,大家似乎也習慣了當天禁火,在唐代將「清明」與「寒食」合併後,或許也是因為掃墓回來無時間生火煮飯,遂將掃墓時的三牲五果和著餅來吃。流傳至今,成了清明節吃「潤餅」的由來。
**********
以上網路節錄,讓大家增長見聞一下,古代聖人都是這麼樣的烈性子,抵死不歸!我不敢多言!但是我們在清明節前夕吃了兩次潤餅聚餐!大家吃得很盡興,保證沒有人想起介子推。
每逢節氣,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吃到那個節日的代表食物,因為希望追尋前人的生活節奏與品味,重新找到現在人的生活價值!就從吃節令食物開始做起!
親子共學聚會,大人帶著小孩準備材料,包潤餅捲,大人吃潤餅配春茶,小孩吃潤餅配當令桑葚汁!成人合唱團練唱結束,大家圍成一桌,各自展現對潤餅捲的喜好,沒有春茶可配,以桑葚汁取代,兩壺喝光了,還有人想要再一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