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臺灣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所見所思

作者:楊寶熙/文(作者是香港“自在生活”的創辦人之一,致力於推動簡樸健康的生活方式)

編者按
臺灣宜蘭二零零九年六月起成立了“友善小農聯盟”,希望能夠整合宜蘭在地小農,開闢出一條自有銷售的通路,讓友善農耕的種子能在蘭陽平原上遍地發芽。為了支持“地產地銷”、“環保減碳”的理想,他們舉辦了“友善耕作小農市集”建立農友和消費者間直接交流、互動的空間,重溫土地與人的鏈結和價值。後又與慈心華德福學校家長群合作,更名為“大宅院友善市集”。喜歡他們經常說的“結市”這個詞——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讓市集有一個團結和溫暖的氛圍。

2010年6月12日,一個已連續幾天陰雨的星期六,臺灣宜蘭縣的冬山,一間華德福幼兒院的校舍內,聚集了過百個朋友。他們為了友善的農產品而來,我有幸參與了這個剛好舉辦了一周年的市集。

市集的名稱是大宅院友善市集。

名為友善市集,究竟是對甚麼友善呢?

不單是對小農友善,還包括對土地友善,對消費者友善。總之,是對生命友善。
場內有二、三十個攤子,有些一看就知道是農夫的,有些賣加工食品的攤位,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家長的攤子,或者應說是消費者擺的攤。
這個是我喜歡農墟/市集的原因之一:消費者和生產者(供應者)的身份隨時調換,不單可讓大家設身處地感 受對方的困難,領悟互相之間支持的重要;更讓我們實踐為家人好友和社區內的街坊鄰里生產食物的喜悅。

大宅院友善市集的地點是一間華德福幼兒院,很多家長既是消費者,也是義工。初時只是想弄一點吃的,方便來市集的遊人,後來愈來愈受歡迎,便成為一些長期的攤位了。所以說,大宅院的擺攤人,都是把自己覺得最好的東西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是對來參與的人的一種友善,也說明了為什麼市集內商業買賣的味道很低,反而有一種互相交換大家富餘的好東西的味道。當然,有些時候,更可能是連自己也捨不得吃,拿來招呼朋友的。

大宅院市集也不是只賣宜蘭本地的農產品,最近期加入了屏東環保聯盟的木瓜和芒果,因為宜蘭沒有這兩種農產。與其買外面不知甚麼地方和什麼人出產的產品,不如引進相同理念的其他地方小農的產品[2]

當天一直都下著雨,有時雨勢還頗大,但無損遊人的興致。大家打著傘,或是選購新鮮的農產品,或是吃著家長拿到市集來賣的食品,包括豆腐花、各種糕點、冰棒、甚至簡單的便當等,或是與農夫傾談,或是家長之間交換情報。因為農民朋友和家長志工都帶了小朋友來,所以場內給人的感覺,是一個充滿溫馨,朋友聚會,小孩子遊玩的地方,多於一個買賣的場所。

除了賣東西的攤子外,市集還有DIY的攤子和友善電影院。
我去的那天,他們在放《美味代價》(又譯《食物工廠》,Food Inc.)。
在一些課室內,我還看到有人在做按摩,原來是有些家長志願者免費為其他來訪市集的家長或小朋友剪發美容。
除此之外,平時也有二手市場、講座、拜訪農場或者現場音樂演出等。

我探訪之後的下一次市集,主題為客家米食,邀請了徐蘭香(臺灣農民,環保運動先驅,自營農場釀醋)來講迴圈農業、客家樂團-山狗大樂團演唱、和參觀一個在市集擺攤的農場。總之,在這裏,你不單可以買到友善的農產品,認識友善的生產者和消費者,還會接觸很多資訊,如何過對天、地、人都友善的生活。

在下午的一周年紀念同樂會中,知道大宅院市集的發展委員會是在一天之內成立的,但竟包括了11個委員/組別,聲勢浩大,分工清楚,兼顧全面。
之前聽說義工們做得很辛苦,而農民朋友好像不太理解義工的困難。但在同樂會中,義工們都說雖然辛苦,也會繼續下去;農民朋友也感謝家長義工的出錢出力,都說以後會儘量配合,和幫忙一些工作,譬如佈置場地,收拾工具和用品等。看來,同樂日加強了農民、消費者和義工的溝通,我的感覺是:大家在訴心聲之後,加強了交流,不負阿寶(《討山記》的作者李寶蓮)、青松(穀東俱樂部的賴青松)和發展委員會的苦心,造就了一個互相支持和鼓勵的大會。

摘錄一些同樂會中參加者的片言隻語:
『本來是來逛市集的,一個不留神就變了義工。但很高興,因當中有學習,有生活,也有得著。』
『半夜起床數次用天然酵母造麵包,有時覺得很累,但還是很想來市集』
『在大宅院市集中看到有意義的生活,人的真正價值』
『一個東西的故事,成就另一個東西的成長。感謝大家,市集是大家無私智慧結晶的分享。』
『事情不會自己走出來,市集成功的背後是很多人的努力。』
『臺灣的希望在宜蘭,宜蘭的希望在大宅院』

開始的時候,先是有人說大宅院市集是宜蘭的希望,後來有人說應是臺灣的希望,再後來有人索性說這是全地球的希望。其實一點也不為過,因為這個市集,展現了人對大地的友善,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友善。

經過一年的實踐,大宅院也不是沒有需要改善的地方。例如要改善管理,建立規範,設立市集公約等。這裏簡錄一些當天大家提到的其中一些問題和解決的方法:

  1. 黑戶的問題(即未有通知發展委員會而不請自來的擺販。有些小農聽說這裏有個市集,就自己來了,有些可能還會用農藥化肥。委員會的處理方法一般是與他們溝通,逐步把他們引向友善生產,如果不能接受市集的理念的,還是會請他們不要來。)
  2. 用手工小黑板做營業執照 
  3. 擺攤的人要定期參與檢討會,要填寫農產品資料,加工的生產要把食材來源公開。
  4. 農戶要提早到場,幫忙場地擺設、架帳篷等工作;市集結束後也要幫忙收拾場地。

我很欣賞委員會提出的其中一點解決現存問題的態度:大家要做市集的夥伴,把它當成是自己的事情。好的地方要讓朋友知道,要向人介紹;壞的要給委員會知道,大家一起解決。

衷心希望大宅院友善市集在經過一年之內三遷場地,和其他很多辛酸的考驗之後,能以集體的力量,解決日後更多可能要出現的問題。

想瞭解大宅院友善市集的最新消息,請到部落格 及 日和網站



備註:

[1]廣東人叫市集做墟市,因此擺賣農產品的市集就叫農墟。廣東話『趁墟』就是趕集的意思。
[2]6月初在臺灣清華大學舉辦的第一屆農學市集研討會中,有人提出市集應該要互相交流,所以在大宅院友善市集,不定期有這樣外地來的稱作“理念攤位”,並不是每次都是屏東環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