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ten:賴吉仁
從小, 100分與第一名的壓力, 如影隨形地陪伴我們長大, 幾乎所有教育都在訓練我們不能犯錯, 那時, 錯一個字扣幾分, 差滿分幾分打幾下手板, 是最常見到的懲罰方式, 一路下來, 不知扣過多少分挨過多少板子之後, 生命被一種習慣牢牢制約著: 犯錯是可怕的!
求學過程中, 犯錯無可避免, 人生又何嘗不是? 在畢業後的人生旅途中, 積習難改, 仍是避錯唯恐不及, 不久便發現了躲避錯誤的最佳途徑: 「少做少錯, 不做不錯」的典型公務員心態。遇到不得不做時, 當然也就極力避免新作為, 蕭規曹隨最妥當, 而且就算錯了, 還可有個卸責的去處, 最後自然養成了守舊保守的作風。
於是在人生需要突破轉變的時刻, 這樣的習性成了最大障礙! 想要跨越可不容易, 畢竟在最有資格犯錯並由錯誤中學習的學齡時期, 犯錯都被負面評價方式視為不可原諒的, 出了社會那就更要當心; 然而犯錯真的那麼可怕嗎? 其實害怕犯錯恐怕才是最可怕的!
當我們如此害怕犯錯, 我們的孩子也會把犯錯看得很嚴重, 當然就無可避免地步上後塵…但我們犯錯, 其實提供了孩子最佳的學習機會, 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面對錯誤又如何改正錯誤, 一切都是孩子的榜樣, 所以當我們消極看待犯錯, 錯誤就會成為孩子心中的一塊陰影, 我們若能積極處理錯誤, 錯誤反而能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
「失敗為成功之母」, 既然如此, 我們既不該害怕錯誤, 反而更要感謝失敗, 因為這正孕育著許多未來的成功, 所以何妨讓自己先成為成功者的母親—失敗者呢?!
2010,8,31 刊於香港新報 紙談生活版 東張西望專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