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學著裝傻!冷眼旁觀!輕描淡寫!泰然處之!所有的界線,用在大人身上,我們規定我們自己守住界線,不是讓孩子去守規定,孩子是追隨我們,我們不說不做,他們會遵從!我們在孩子動手之前,我們已經先防備,不是用說的,而是用看的!
三歲之前的孩子,他們的行為還未有意識!
我們先想清楚家裡的環境,外邊的情況,可能會讓孩子有興趣或是會去動手的地方,包括東西與生物,包括其他孩子,所有我們孩子會感到興趣,會想動手或是互動的對象,孩子行動之前,我們先看過,能拿走先拿走,一但孩子在那個空間裡,一切事物就是被允許的,可以讓他觸碰的,我們在旁陪著!讓他自由地去經驗!
若是,那個環境實在太複雜,違禁品太多,那就表示,我們該把孩子帶開!
不要去規範我們的孩子,我們替孩子找到舒適安全的空間,一但放下孩子,就讓他自在地在當中遊走!
我們預先劃清可以活動的範圍,在那之外,我們跟孩子一起不跨越。
所有的規定,我們大人來遵守,孩子只是跟著。
我們不用嘴巴,一直在旁管教,而用行為,去引導孩子!
即使孩子受傷,跌倒,或是打人,欺侮花草動物,我們也是即時處理,讓孩子快速度過那個不好的經驗,不用責罵他,不用憐惜他,就是處理而已,讓他經驗,然後處理,打人或被打,不去說理,就是帶開,說理的部份,放在大人心裡頭,知道下次要迴避,或是預防!
因為我們的小小孩,並非在有意識的情況下行動,如果我們糾正他,他就有意識了!如果我們想加強他的行為動機,就是透過不斷地說理與教導!否則三歲之前,就是看著,盡量預防不當的情況就好!
我想到一個例子,出殯隊伍出現,我們應當快速離開,不要久留,因為那種情況不適合孩子,孩子若隨著喪禮音樂起舞,那就不是小孩失禮,而是大人的尷尬!
七歲之後,孩子準備好,可以接受對與錯的指導,開始學習規矩,團體紀律。七歲之前,若是帶在媽媽身邊,只是單純的經歷吃喝拉撒睡,我們的關愛,與其他大人的溫暖,還有固定玩伴的你來我往,沒有太多教導,斥責,或指正!
真得!七歲之前,孩子不會故意犯錯,他們經驗,我們收拾,最重要是大人,要有意識,保護孩子,提供安全的環境,找到合適的玩伴,這些都是大人要放在心裡的,我們要有界線,用在我們大人身上,孩子放在界線之內,理當給他自由自在的活動權利!不要讓孩子身處在複雜的環境或人際關係中!比如帶孩子到大賣場,然後禁止他拿東拿西,孩子會很困惑,因為大人也在拿東拿西!不要帶孩子到只有大人的社交場合,孩子要如何自處!
三歲之前是一個純然的經驗時期,盡量提供美好自然善與美的環境,七歲之前,家庭生活固定的節奏韻律,應該已經足夠養成我們孩子的應對進退知所止,七歲入學,開始接受團體紀律,我個人覺得,這樣的早期學習,一定可以培養出一個健康學習的大孩子!
言教會養出一個說多於做的孩子,只有身教才能真正感動孩子,孩子自然也會多做少說!
我們彼此勉勵,一起來保護我們的小小孩!
5 則留言:
綺文好,
好感謝您費時的為我解釋得這麼清楚!
我自己也舉一些小例子請教您!我們家弟弟最常被我制止規範的都是因為影響了別人的行為!例如說,家裡的空間雖然是可以讓他盡情地玩,但是因為我們是寓式的環境,如果他製造出了太大的聲音,為了怕影響鄰居,我就得制止他!洗手時,弟弟想玩水,故意開了好強的水讓水恣意的浪費流掉,不浪費資源的前提下,我也會制止他!又例如,家族聚會在外面用餐,弟弟可能會去模仿其他小朋友不正確的行為、製造噪音甚至在餐廳裡跑跑跳跳的,我知道這是個複雜不適合小孩的環境,但是在無法帶開的情況下,就只能口頭上去制止。
「即使孩子受傷,跌倒,或是打人,欺侮花草動物,我們也是即時處理」可以請您分享這裡的「即時處理」的做法嗎?在我們平常聚會的共學團體裡,這些情況機乎每次都會發生。小孩可能爬到自己疊得高高的小板凳上跌倒受傷,小孩拿起了娃娃就亂丟亂拋甚至破壞它,小孩可能為了搶玩具打了起來;在戶外活動時,小孩去攀折美麗的花朵、一腳踩死了地上爬著的昆蟲,我知道應該要即時處理,但是我的方式也都只能平靜溫和的制止他們不這樣做,但是一旦要處理就是會有”教導指正”的行為出現!類似這些的狀況,就是我一直很困擾不知如何處理的,在共學團體裡,處理不好,影響到的是所有共學團體裡的小孩!
真的好感謝您分享的這些文章,讓我可以慢慢調整改正並發現自己錯誤的地方!
找一天帶著孩子來我們家走走,歡迎您!
輕描淡寫,泰然處之!
好棒的文章! 也是身為父母的我對孩子應具備的最基本的態度.
其實自己做起來時時會有意外或不知所措的時候,
但為孩子, 自己仍要堅持及努力這樣的原則.
從前對於華德福教育實踐的僅達外在的技巧, 其實真正該面對的, 是要像這樣從心、以孩子的發展為出發點去對待孩子才是.
綺文, 吉仁, 這篇可以借我分享嗎 (如臉書, goole+)? 謝謝!
好啊!沒問題!
謝謝! 相信會使更多朋友們受用.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