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暑假的非洲行是我行萬里路的一個旅程碑。小女子此生首度踏上非洲大陸,拜訪的國家有二,南非以及肯亞。五周的行程有兩個主要目的,「冠冕堂皇」版的說法是去拜訪當地華德福學校,順道探望多年前在英國相識的學友,她是英國白人,自Emerson College畢業之後便帶著崇高的理想,遠赴奈若比華德福學校任教;而「謙虛」版是為了要增廣見聞,開拓視野。
去了開普敦與約翰尼斯堡等地六、七所學校,以及奈若比兩所。見識到華德福學校形式與樣貌的最極致落差。有的是昂貴的私校;也有位於貧民窟的或者居於中產階級的。關於學校擇日細說,今日的主題是「獵遊」。
非洲大草原與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是眾所皆知的熱門景點,尤指「獵遊」為經典的旅遊方式,更是許多歐美人士的最愛。「獵遊」Safari 源自「史瓦希」俚語,意指用眼睛「獵視」。(聽說蘋果電腦就是引用這個點子,而使用這個詞,我相信蘋果的愛用者對Safari這個字不陌生。)通常旅行業者推出的「套裝」行程裡除了有專業嚮導與配備之外,至於住宿,會有兩種選擇。一是光觀度假飯店,或者「行動套房」,而後者也會有專業廚師隨行,打點一行人的三餐,真是高檔。
雖然,我們無法「如法炮製」,但決定來個「自助」獵遊行。畢竟都大老遠飛到非洲,此時不去,好好把握畢生難逢的良機,要等待何時啊!做了決定之後,便開始規劃。經一番訪價與荷包考量,最符合我們的是跟學友的學校租借小貨車、帳棚、炊具等配備,帶著地圖、食物與飲用水。(水在當地是珍貴的資源,飲用水更是如此,只有當地人敢直接喝生水。)除此之外,也因為我們都非當地人(白人與黃種人),在肯亞「自由行」要有「最壞打算」的心理準備,尤其是白人很容易被攻擊或被敲竹槓。
整裝之後出發!!
因路途遙遠,過了一夜後才抵達目的地,雖然過程辛苦一路上算平安順利,只不過有一桶水在加速行駛時撞開後門「奪門而出」,當時無法立即停車,事後回頭找,卻早已不見蹤影。而辛苦是因為路況不佳,除了交通要道是柏油路之外,許多街道是石子路,因此不易駕駛,行速緩慢,乘坐起來猶如騎騾,上下左右晃動。
就我的經驗,到第三國家旅行最辛苦的並非生活機能的落差,而是人性的考驗。往往怕被人當「凱子」坑,而必須「貨比三家」或「討價還價」,因為許多沒有商家沒有價目表,每次買賣都要一番煎熬,耗費心力。
終於,找到落腳之處,心安定許多。一個小型露營區,簡陋的戶外沖澡、衛浴設備,當然沒有供電。
當一切就緒,開始野炊之時天色已暗,此時來個一位身手矯健的土著,熟練地生起了火,讓原本冰冷的空氣暖了起來。事後我才得知,原來是鄰帳的人為了身家安危,付錢請了夜間守衛,防範野獸襲擊。難怪,這名壯碩的男子身帶弓箭,還配刀。我很想拍照,但在此我學會一件事,只有拍動物是免費的,其他穿著傳統服裝的少數民族可不隨意給拍攝,沒有交情的話,通常得付費。我們也只能感嘆資本主義無孔不入!
隔日,付了門票,繼續駕著豐田Toyota小貨車展開獵遊行動。
當天很努力扮演著尋覓獵物,但不打獵的獵人角色。老實說,還真不容易。環視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頓時覺得自己有多麼微小,既做不到眼看四方、耳聽八方,也沒有敏銳的嗅覺,哪兒知道動物們在何方。這時若能吹吹號角,引來他們,那該有多好啊!不過,話說回來,那不就失去獵遊的樂趣了嗎?所以,一開始只能漫無目的地駕駛,碰碰運氣囉!
很幸運的是,沒多久便讓我們看見「獵物」,真是開心。
生長在自然環境的動物長得好極了!有的體態優雅、曲線迷人,有的身形飽滿、健壯結實。雖然有的看起來賊頭賊腦,但那是天生的,沒得選;也有天生長得滑稽,不過他們長得很健康。有幾次真的很想伸出手摸摸看健碩的肌肉,但都沒成功。尤其是成群的斑馬,一隻隻都肥嘟嘟的,一開始我還誤以為是懷孕了!
見到長頸鹿時我突發奇想,想下車跟他們比身高,看看他們到底多高,也想試試如果跟在他們後面追,他們會跑多快。事實上這是違規的,基於安全考量,我們這些靠眼睛打獵的獵人,只能待在車上,不准下車。不過我還是壯了膽,眼看四下無人,打開車門走下車。沒想到當我往長頸鹿方向跨出一步時,他們就緩緩移動,離我更遠,原本的距離約150米 吧,這下子我更追不上了。我當下明白,要藉此看他們奔跑根本連想都不用想,他們三兩 步便把我拋在腦後,我不被他們的長腿一腳踢開算幸運的了。
還有一點我也不解,當我們駕車來回穿梭在他們身邊時,他們似乎不為所動,為何我一下車,他們便提高警覺,防患未然咧?真是奇妙!我也試了其他動物,都是一致的反應。當然啦!還不敢拿生命開玩笑,看見獅子時立刻乖乖地坐在車上。...............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