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小農的生存之道」前,或許應該先談一談「小農的價值」。
以生態系的法則來說,物種的特性沒有高低優劣,存在就是真理,只要能找到「生態區位」,就有生存的機會。牠們或是能利用別的物種無法利用的資源、空間,或忍受別的物種不能忍受的環境,甚至提供特定族群的需要因而得到互利共生的機會,例如:耐陰植物在林下容易存活,嗜陽植物則常為惡地先鋒…蚜蟲用蜜露供養螞蟻,與之共生;果樹生產甜美的果實讓動物為其播種……這些特性,讓不同的物種各自在自然界得到生存的機會,但這些長處同時也都是短處,端看不同的環境條件而言。
在主流經濟體系支配下的世界,小農是很不符合經濟效益的一群,要在主流市場中競爭,存活機率微乎其微,這時他們是否提供主流市場所不能提供的社會需求,就成為小農的生存之道。
主流市場無法解決的問題
主流市場的長處在於經濟面,以利潤為最大核心價值,其系統是建立在大量生產、刺激消費、講求成本效益,一切以利潤為導向的模式上。但這樣的利潤又建立在環境資源和勞動為基礎的生產上,環境資源有限,利潤的追求也就不可能無窮。
當主流市場無法解決的問題浮上檯面,或甚至問題本身就是主流市場製造出來的,這時就是其他體系得到「生態區位」的時候。
當前的主流市場有哪些無法解決的問題呢?
一、 環境面:A污染問題 B物種頻絕 C資源耗竭 D能源危機
二、 社會面:A缺乏社會公平與環境正義的市場機制助長動亂 B價值觀的窄化,讓社會的免疫力降低 C過度的商業取向,讓人際關係疏離、不信任
三、 文化面:多元文化的失落
四、健康面:A長壽與健康不對等的發展 B身心靈的失衡的矛盾─物質充裕, 但精神空虛
小農若要與主流分軌,開創非主流市場,這幾個面向可以檢視小農可能的生存機會:
一、 採行對環境友善的農法,使用可循環的資材:在永續的概念下,除了資材的種類與合理的用量;也應考量行銷方式、包裝與運輸是否過度?
大型(有機)農場,由於生產與運銷規模龐大,遠距銷售也勢在必行,包裝耗材、溫控設備與運輸方式均難避免能源的大量耗用。
二、 除了生產食物,也照顧自然生態:維持永續的農業,健全的生態系是必要的基礎,而生態系是極度複雜的物種關係所構成,因此一個友善耕作小農必須清楚:今天包含昆蟲、節肢動物、蝴蝶、鳥類、兩棲爬蟲…任何一種生物從田地裡消失,都將為永續農法增加一道障礙。
大型(有機)農場同樣因為生產規模,管理成本的考量,田間環境複雜度與生物多樣性必須消弭,可以做到安全無毒高產量,卻難以兼顧生態。
三、 以友善的態度從事生產,也用誠懇負責的態度與消費者互動:讓食物的供銷從單純的商品買賣,回到人性化的人際連結,當中有道義與情感存在,也有討論與彼此成長的空間。
大型農場需要廣大的行銷通路,必須藉助第三者居中驗證取得消費者的信任,消費大眾面對制度標章,仍然對產地與勞動者的實際狀況一無所知。因為農場僱用勞工,農人的面孔模糊,甚至是引藏的,責任的依據是法令,而非人與心。標章可以保障基本的食物安全,卻無法提供更進一步的產地資訊,包括環境倫理與農作文化。
四、 具備自覺自主的價值觀:小農的定義是:以個人或家庭勞力為主,沒有長期雇工的農場。在這個定義之下,已經為勞動型態與生活內涵做了清楚的界定。文明社會一直對勞動有強烈的偏見,可能是從古代封建體制到今日的工商社會中的勞資不對等形勢長期塑造的結果。在小農的文化中,勞動者本身也可以是一個獨立自主的資方,無形中肯定了勞動的正面價值。小農如果能在務農的生活型態與勞動價值中,達到自我肯定,並與消費者分享,就能為社會展現一種生活獨特性與多元文化價值。
企業化農業仍然依循著勞資結構,農業產銷只是另一種工商行為,受雇者像是生產線上的勞工,雇主則是老板或經理人,二者都脫離了農的生活文化。
綜上所述,有機種植可能是小農的出路之一,但認證與市場之間並無一定的保障,許多成功的案例,都以特色口碑為主,有故事性,有「另類附加價值」。因此,建立自己的工作信念,發掘工作價值,或拓展社會(環境)關懷,才能深化小農的特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