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1日 星期五

在家華德福比在校華德福重要

多少人在各處為了進來華德福學校費盡心思,長期經歷家庭教養與學校教育的取捨與煎熬!
有人費了九牛二虎的全力來到了華德福,然後再用二虎九牛的力氣回去原來的地方!
這是一種考驗,我們倒底為了這個家庭,為了我們的孩子,為了我們自己,我們倒底想要什麼?
想清楚之後,我們會很肯定很有自信地扛起自己該背負的包袱,若是邊走邊想,我們會質疑,我們會退卻,我們會搖擺,遲遲不願意扛起自己的責任!然後我們得不到任何我們想要的!

經過這次班級會議,討論班上幾位特殊孩子的班級照顧,學校明白地扛起校方的責任,雖然我們老師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需要我們協助與等待,但,最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我們需要徹底的改變自己,我們做好準備了嗎?

老師也被學校要求改變自己.....這就是華德華教育背後人智學的修練,我們的教育是有傳承與依據,不是靠老師個人的才華來帶班級的,走人智學,相信人智學,由人智學延伸出來的教育,理當也要走到家庭!這是整體的思想架構,容不得分歧!

大家積極地想進到華德福學校,更深切的做法,應當優先來了解人智學,實踐在家庭生活中,再來把孩子放在我們認同的思想架構下的華德福學校,這是順序先後,而不是像逛超市,或上購物台,選擇人氣旺的學校,搶進學校,但我們的家庭生活還是老樣子!

我們全家很享受在家華德福style的生活,我跟外子持續在學習人智學的修養,我們愈來愈肯定Rudolf Steiner是一位有啟蒙師帶領的開悟者,這股全家學習的力量支持著我們一家,也讓我有勇氣去跟別人分享!

很遺憾!我遇見的班級家長還未認識華德福教育,更未接觸人智學,確已經將孩子送進華德福學校的為多數,學校老師會很努力地用對的方式來善待我們的孩子,我們自己能否也扛起同樣的責任呢?

認識孩子的學校,學習華德福教育,是一件必須的功課,為了自己的孩子,也為了別人的孩子!至少開會討論事情時,可以一起用華德福語言交流,可以想像那種融合與親密的感覺嗎?

2012/03/17後記
這是孩子剛進小一的情況,經過ㄧ年以後,班級家長進入軌道的狀況已經漸入佳境,我們班級經營算是很快的,因為有一位開放無私的導師林淑照,用正向接納的心跟孩子與家長互動,感動了我們班許多家長!現在真得大大不同剛進一年級的光景!

我常常說要不管天下事,說要隱退,但都沒有成功!這種心情一直都存在,進退取捨,常常在掙扎著!因為,情況在改變,一直進步中!讓人抱著希望繼續前進!


1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這條路上辛苦您了,謝謝您的分享
很高興有緣能夠見到您們的成長
期許自己及家人也能夠與您們共同成長
台中的長頸鹿一家人